仙居招商引资
仙居县位于北纬约28.5°-29°之间,东经约120°-121°之间,南北直线距离为57.6公里,东西直线距离为63.6公里。仙居地处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南翼,浙江沿海新兴发达的海滨城市台州市的西部,东连临海,南接永嘉,西邻缙云,北靠磐安、天台,位于台州与温州、丽水、金华三市的交汇处。基本介绍 全县总面积2000平方千米,下辖3个街道、7个镇、10个乡:福应街道、南峰街道、安洲街道;横溪镇、白塔镇、田市镇、官路镇、下各镇、朱溪镇、埠头镇;安岭乡、溪港乡、湫山乡、皤滩乡、淡竹乡、步路乡、上张乡、广度乡、大战乡、双庙乡共722个行政村。其中,县城规划区89.6平方千米,建成区14.6平方千米。全县总人口48万,汉族约占99%多,土著少数民族有畲族等。语言有普通话和仙居方言。仙居方言,属吴方言语系,保持着吴方言的入声韵,古音浓重。 县人民政府暂驻仙居城关环城南路供电大楼内。 邮编:317300 代码:331024 区号:0576。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仙居县情仙居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台州市西部,全县总面积2000平方公里,总人口488000多,辖20个乡镇(街道)、722个行政村。建县已有1600多年历史,原名乐安县、永安县。公元1007年(北宋景德四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下诏改“永安”为“仙居”。 改革开放以来,仙居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已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县域特征: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开始立县,原名乐安县、永安县,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下诏改“永安”为“仙居”。历代人才辈出,有晚唐著名诗人项斯、元代大书画家柯九思、明代勇斗严嵩的左都御史吴时来等。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有下汤新石器文化遗址、世界上最早的照明路灯石柱灯、国内八大奇文之一的蝌蚪文、“中华第一灯”针刺无骨花灯、“华东第一龙型古街”皤滩古镇等,历史文化价值很高,特别是针刺无骨花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怡人,空气清新,森林覆盖率达77.2%。境内奇峰异石,湍流飞瀑,幽谷清溪,翠竹秀林,集“奇、险、清、幽”于一体,汇“峰、瀑、溪、流”于一地。同时,仙居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158平方公里,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现已开发了神仙居、永安溪漂流、淡竹休闲谷、皤滩古镇、景星望月等,初步形成了“山、水、林、古、月”特色景区框架。水资源开发潜力大。水资源总量约2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5000多立方米,是全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3倍,目前利用率仅8%左右。水力蕴藏量约14.7万千瓦,已建有中小型水库50座、联网小水电站68座,装机容量6万多千瓦,年发电量近2亿千瓦时,50%的水力资源还未得到开发。工业特色鲜明。已形成工艺美术、医药化工、机械橡塑、有色金属等主导产业。工艺美术产业现有企业700多家,产品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木制工艺品生产基地,荣获“中国工艺礼品之都”称号;医药化工产业现有企业60多家,是全国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产品出口基地,主导产品激素类药物出口居全国第一;白银加工产业现有企业100多家,年产白银及白银制品600多吨,是全国最大的“三废银”加工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白银集散地。生态农业初具规模。已建成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基地73万亩,蔬菜瓜果基地30多万亩,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1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6个。有300多个农产品注册了商标,18个农产品获省级绿色农产品认证,4个农产品获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使用标志,31个农产品获各类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全县农业龙头企业41家,其中省级3家、市级19家。被列入全省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县。荣获“中国杨梅之乡”、“中国有机茶之乡”、“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称号。区位环境逐步改善。台金、诸永两条高速公路相继通车,仙居与周边主要城市的时空距离显著缩短。 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82.95亿元,比上年增长9.3%;财政总收入9.34亿元,增长1.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94亿元,增长2.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1%,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22元,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6元,增长10.6%;城镇登记失业率3.9%;人口自然增长率5.68‰。 一年来,该县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该县获2009年度市对县“两个社会”考核第一名,10项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肯定。 综合概况仙居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靠近东海,地形丘陵山地为主,属括苍山脉,是中国沿海开放地区之一,内外交通体系发达。 近年来,主要产业为工艺品,旅游,以及化工(制药)等。有“工艺品王国”之称。由于地处群山之中,与周边浙江省很多县市一样,拥有众多的山水旅游资源。节假日,上海等地到来旅游者甚众。仙居风景名胜区地处仙居县中南部,距县城20多公里,距省道公路临石线3公里,具备优越的交通条件。仙居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含神仙居(西罨)、景星、响石山、十三都、公盂、淡竹五个景区,由饭甑岩、将军岩、西天门、鸡冠岩、天柱岩、景星岩、蝌蚪崖、擎天柱、公盂崖、高玉岩、神龙瀑、人字瀑、龙潭涧等139个景点组成。素有西罨之奇、景星之雄、公盂之巍、十三都之清、淡竹之幽称誉。仙居自然风光壮丽独特,丰富多彩,他集“奇、险、清、幽”于一体,汇“蜂、瀑、溪、林”于一地。是仙乡的缩影,是旅游观光、避暑纳凉、科学研究、度假休养的理想之地。清翰林院学编修潘耒游后赞曰:“天台幽深,雁荡奇崛,仙居兼而有之”。宋大理学家朱熹也曾发出“地气尽垂于此矣!”的惊叹。其地方风俗中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节日,年三十吃米饭,放鞭炮。辞岁时吃桂圆茶,正月客人来到拜年也要献上桂圆茶,或者荔枝茶。另外,与台州以外其他地方不同的是,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六,而不是农历八月十五。 历史沿革仙居历史悠久。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立县,原名乐安、永安。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诏改县名为仙居,意为“仙人居住的地方”。境内有距今约7000多年新石器时代的下汤原始社会村落遗址。 有填补中国东南空白、具有重大考究价值的春秋时期广度古越族文字和汉代朱溪岩画;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照明路灯——石柱灯;有至今尚未破译的国内八大奇文之一的蝌蚪文;皤滩古镇更是一个罕见的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致,保存完整,有“江南第一古镇”、“华东第一古街(龙型)”、“中国唐宋元明清时代的民俗民居活标本”之称;有朱熹讲学过的桐江书院;还有高迁古民居及宋窑遗址等。宋张君房的《云笈签》天宫地府图中,把括苍洞、麻姑洞、丹霞洞分别列为道家第十洞天、第二十八小洞天、第十福地。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兴建的石头禅院(今名大兴寺)为台州第一个寺院,寺外有现存世界上最大的晋代摩崖石刻“佛”字。历代人才辈出,唐代著名诗人项斯,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历代流传逢人“说项”经典佳话。宋代名臣吴芾敢直谏秦桧卖国专权,遭贬后,著《湖山集》被收于《四库全书》。陈仁玉修《菌谱》,为世界最早的食用菌专著。元代著名鉴藏家柯九思,深得元文宗赏识,在元代艺术史和鉴藏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明代吴时来敢直谏严嵩,颇有政声。 县名由来仙居,顾名思义就是神仙居住之地。这个美丽的名字据说来自一个神奇的传说。 相传在北宋时期,县城西门外的西郭洋村有个名叫王温的人,平时救危济贫,乐善好施。一日傍晚,他见门口站着两个长满疮疱的人痛苦万状,顿生怜悯之心,就问:“你们的病这么严重,有没有办法治疗呢?”那两人说:“办法倒有,只是要用新酿成的酒,浸泡身体,才可治好。”王温听了高兴地说:“我家刚好酿了两缸新酒!”随即请这两人进门脱掉衣服,任其在酒缸中浸泡。说也奇怪,两人在酒缸中泡了一夜后,第二天出来,身上的疮疱不仅全部消失了,而且容光焕发,皮肤光泽,就得如同美少年一般。他们向王温谢辞而去后,王温闻到酒缸中飘出阵阵异香,就叫全家人喝下,还把酒糟喂了鸡犬。不一会儿,王温全家连同鸡犬一起升天,成了神仙。当时的皇帝宋真宗赵恒听了这一奇事后,欣然下旨,“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围,而多神仙之宅”,将永安县改名为仙居县。 行政区划仙居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8°51′,东经120°44′。总面积1992平方千米,总人口47万人(2004年)。行政区划:7镇10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722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46.1万,常住人口36.77万人,常住人口密度为185人/平方公里。汉族约占99%,土著少数民族有畲族等。 县人民政府现无专属办公地点,目前临时租住在仙居县供电大楼内。(当年为了建仙居下岸水库把县府大院拍卖了)邮编:317300。代码:331024。区号:0576。拼音:Xianju Xian。 仙居县辖3个街道、7个镇、10个乡:福应街道、南峰街道、安洲街道;横溪镇、白塔镇、田市镇、官路镇、下各镇、朱溪镇、埠头镇;安岭乡、溪港乡、湫山乡、皤滩乡、淡竹乡、步路乡、上张乡、广度乡、大战乡、双庙乡。 2000年,仙居县辖8个镇、11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6758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城关镇 98289 、横溪镇 33025 、埠头镇 12654、 白塔镇 25177 、田市镇 16359、 官路镇 17141 、下各镇 39381 、朱溪镇 24464 、安岭乡 7447 、溪港乡 7304 、湫山乡 9544 、淡竹乡 5574、 皤滩乡 8419 、上张乡 8167 、步路乡 9322 、广度乡 6059 、杨府乡 20236 、大战乡 11160、 双庙乡 7863。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自然地理仙居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台州市的西部,东连临海、黄岩,南邻永嘉县,西接缙云县,北靠东阳市磐安县和天台县。在北纬约28.5°-29°之间,境内南北直线距离为57.6公里;东经约120°-121°之间,东西直线距离为63.6公里。仙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和景色秀丽的自然景观。境内奇峰异石、流湍飞瀑、幽谷清溪、翠竹秀林,集“奇、险、清、幽”于一体,汇“峰、瀑、溪、流”于一地。清代翰林编修潘耒在《游仙居诸山记》中云:“天台幽深,雁荡奇崛,仙居兼而有之。”宋大理学家朱熹也曾发出“地气尽垂于此矣”的惊叹。2002年5月,获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称号,景区面积187.8平方公里,包括神仙居、景星岩、十三都、公盂、淡竹五大景区。 仙居潜在的区位优势明显。全县公路总里程达661.7公里,居全市第二,每万人拥有公路里程数居全市第一,行政村通达率为93.8%。“两纵一横”的高速公路网络即将建成,其中台金高速(起自甬台温高速公路临白海水洋枢纽,止于金丽温高速公路永康前仓)、诸永高速(起自杭金衢高速公路诸暨段,经绍兴、金华、台州、温州,止于温州绕城高速)已经通车,天仙高速(起于上三线天台白鹤,止于仙居境内,接台缙高速公路)己被省交通厅列入规划。至2007年,台金高速与诸永高速交汇后,仙居与周边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 区位条件将明显改善,仙居将成为浙中地区的交通枢纽。届时,仙居至杭州的距离由目前的292公里缩短至217公里,只需2小时; 至宁波距离由199公里缩短至150公里,只需1.5小时;至温州的距离由252公里缩短至97公里,只需1小时;至义乌的距离由135 公里缩短至100 公里,只需1小时;至椒江的距离由110公里缩短至90公里,只需40分钟。35省道临石线、41省道仙清线、40省 道东仙线贯穿全境。其中35省道临石线已被列入省干线畅通工程并进入施工设计阶段,41省道仙清线二期工程全面完工。 风景名胜仙居风景名胜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含神仙居、景星岩、永安溪漂流、皤滩古镇、淡竹景区,集奇、险、清、幽于 一体,汇峰、瀑、溪、林于一地。 (1)神仙居景区神仙居位于仙居县城西约20公里的白塔镇南境。景区内原有西罨寺。据《光绪志寺观》载,这里本是宋代雪崖禅师的卓锡之地,兴为丛刹后,明代左都御史吴时来年轻时曾在此读书。明万历年间(1583)僧广正又募捐重建。因风雨侵蚀,如今已寺毁成墟,钟声不再,然其壮丽独特的自然风光,则声名远播,成为目前该县游客最旺的一处旅游胜地。据统计,每年至此的游人不下数万。有的甚至一而再,再而 三地故地重游。从而赢得了“神仙居”、“桃源仙境”等众多赞誉。此景融险峰、幽谷、秀林、奇瀑于一体,一山一水、一崖一洞、一石一峰都能自成一格,有不类他山,异乎寻常,出人意料, 匪夷所思的景观形态,总面积15.8平方公里。景区内将军岩、睡美人、飞天瀑等景点60多处。在1997年浙江省旅游局组织的风景名胜区评选中被评为全省“游客最喜爱的美景乐园”之一,99年被评为浙江省五大风景旅游精品景区,2000年被确定为浙江省作家创作基地,2002年被浙江省摄影家协会授予“浙江省摄影创作基地”。景区上游瀑布群和龙潭群众多,仅五百米范围内就拥有连续十一级飞瀑和形态各异的深潭,为国内罕见。张纪中版《天龙八部》和电影《功夫之王》等影视作品均在此取景。(2)永安溪漂流清清永安溪是仙居的母亲河,被专家喻为“幽谷溪流、清澈见底、终年不枯、据水质专家分析可达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现开辟的永安溪漂流河河段总行程7.68公里,以仙居土产的特制的竹筏作为工具,“小小竹筏溪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乘一叶竹筏顺流而下,或如履平地或急穿险滩,远离城市的繁华和喧嚣,碧水、蓝天、远山能让你品味到似水柔情般的逍遥温馨和两岸奇趣横生的田园景色。 永安溪漂流河段总行程7.68公里,以仙居土产的特制竹筏作为工具。“小小竹排溪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永安溪漂流配置歌手导游,为全国漂流首创,被媒体誉为“竹筏上的刘三姐”。 (3) 景星岩景区 :其中包括响铃岩、望月亭等景点。响铃岩位于摘星台西北角,岩体裂隙成一条宽不足一米、深不可测的悬崖沟壑,石落壑中,击撞左右岩壁,“铃声”清脆,余音袅袅,响声半分钟有余。登山者无不以投石取响为乐,年长月久,以致周围百米内石子殆尽,而沟壑依然,响声如故,因而得名。仰望景星岩,万韧壁立,横截天际,您定能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间境,若从唯一的一条蜿蜓曲折的石级小路“十八盘”登上天门,登高远眺。云散霞蔚,油然而生“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从山底仰望,整座山体南北长而东西狭,首尾昂起,像一艘巨型的轮船停泊于此。峭壁、奇石、古松、修竹构成这里奇特的景观。 (4)皤滩古镇:皤滩古镇位于仙居县城西约25千米处。早在公元998年前,这里就因水路便利成为永安溪沿岸一 个繁华的集镇。经过了千年的风云,皤滩仍保存三华里长鹅卵石铺砌的“龙”型古街。街旁唐、宋、元、明、清、民国时遗留下来的大量保存完好的民宅古居,以及气势宏伟、布局精美的“三透九门堂”,朱熹送子就学过的桐江书院和曾获得中国艺术展览会金奖、第四届国际博览会金奖的针刺无骨花灯,该灯在唐朝时即被送选皇宫作为宫灯,仙居也因此于2000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花灯)之乡”。那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能让你体会到千年文化的内涵。 古街形似一条龙,西龙头,东龙尾,中段弯曲成龙身。龙头所对是五溪汇合点,这究意是巧合还是古人的图腾崇拜“臆造”,还有待考证。而龙尾所在处至令还矗立着一座国内罕见的砖雕坊,高3.5米,跨度8米,砖头的外表上刻着一组组玲珑剔透、栩栩如生的龙凤、麒麟、仙鹤、仙 鹿、花卉、人物等图案。古街两旁至今还保保存着二百六十多家店铺,其中当时勾栏院招牌“色赛春花”四个大字还隐约可见。古街除了店铺外,还有不少书香门第,其中以长门堂和何氏里门堂为突出。长门堂门庭结构整齐大方,在正堂屋檐下悬挂着一块清雍正年间的匾――“贻厚堂”,堂屋里还悬挂着一块由清吏部侍郎齐召南书写的“洛社名高”的匾额。何氏里门堂,其地域代表性不亚于北京的四合院。整座建筑楼轩相连,廊庑回环,雕梁画栋,古朴典雅。原厅堂正中悬挂一块镶贴真金的“大学士”匾。现今何氏家族还珍藏着清代“大学士顶冠”与“服饰”。 (5)仙居原始森林即仙居淡竹俞坑自然保护区。俞坑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现有面积5000亩,森林覆盖率达94.5%,区内共有维管植物160科、649属、1440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树种有7种,一级保护的有南方红豆衫,二级保护的有长叶榧、香果树、毛红椿等;珍稀植物有入角莲、短萼黄莲、厚朴、刺叶栎、青钱柳、浙江楠等。共有脊椎动物25目、64科、260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4种,有26种鸟类、9类兽类为国家二级保护。区内阔叶林是目前括苍山系保存最为完整的一片常绿阔叶林,被专家誉为浙江省罕见的天然植物“基因库”和植物“博物馆”。 仙居八景东岭晓春(钟)、南峰眺艇、石龙霖雨、景星望月、水帘瀑布、麻姑积雪、锦凤冲霄和苍岭丹枫合称仙居八景。东岭晓春(钟)系晨景,景星望月为夜景;麻姑积雪为冬景,苍岭丹枫、景星望月为秋景,石龙霖雨、水帘瀑布属夏景,东岭晓春属春景。晨有晨色,夜有夜景,四时八节,各展风姿。“仙居八景”实是造物主给仙居大地的巧妙安排。青山绿水。仙居的最大工程“下岸水库”可以缓解旱情,也给我们带来游山玩水的好地方。目前还待开发的还有许多险景妙峰。等待来客欣赏。 仙居特产仙居林特产有杨梅、三黄鸡、蜜梨、猕猴桃、板栗、茶叶、柑桔、银杏、油茶、仙居黄花菜等。中华鳖、银狐、鸵鸟等养殖业也很发达。 (1)仙居杨梅仙居杨梅以其优良的品质,通过各类认证和评比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称号。有“仙梅”之称“仙绿”牌仙居杨梅等6只品牌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仙绿”和“仙”字牌仙居杨梅多次被评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仙绿”牌仙居杨梅2001年至2005年连续五年获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通过原产地保护注册认证,2004年被浙江省质量监督局命名为浙江省名牌产品。目前全县杨梅面积达11万亩,2005年杨梅总产量达4.5万吨,总产值为2.5亿元,农民人均增收600多元,并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江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推广种植8万多亩。 (2)仙居三黄鸡 三黄鸡仙居三黄鸡是我国著名的地方种鸡,主产于浙江省仙居县,在《中国家禽志》中排名首位,是典型的地方小型种鸡,体形小巧、毛羽鲜亮,呈元宝状,又被称为“元宝鸡”。仙居鸡具有产蛋率高、性成熟早、耐粗饲、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优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注册有“仙黄”、“仙绿”等商标,其中“仙黄”牌仙居鸡系列多次被评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金奖产品和国家无公害产品、浙江省名牌产品。现在,仙居三黄鸡系列产品远销广东、广西、福建、江苏、江西、上海等十多个省市,是该县畜牧业中的支柱产业。 (3)高山蔬菜仙居县从1986年开始种植高山蔬菜,现在已经发展高山蔬菜1.5万亩,主要有红茄、辣椒、四季豆、西兰花等10类40多个品种,其中有广度山牌高山红茄、朱溪镇的红茄产业带;上张乡、安岭乡、朱溪镇的辣椒产业带;大战乡的生姜产业带几大特色产业带。由于该县高山蔬菜生长环境优良,空气新鲜,水源清洁,无“三废”污染,蔬菜病虫害轻,很少使用农药,生产的高山蔬菜不仅鲜嫩、品质好口感好的绿色生态食品,同时因高山昼夜温差大,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多,也是人们首选的保健蔬菜。近年来,该县高山蔬菜经过包装和宣传,知名度、美誉度大提高,每年都有5000吨高山蔬菜源源不断地销往宁波、温州、金华和台州市场,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也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4)仙居有机茶“喝仙居有机茶,做人间活神仙”。仙居有机茶色、香、味俱佳,1991年获浙江省茶叶学会斗茶会优良奖;1992年在浙江省首届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中被评为畅销产品;1993年被评为“浙江名茶”;1995年获林业部特优新博览会银奖;1998年被评为省优质农产品;1999年通过省农业厅第三届名茶复评。在2001年4月中下旬举行的“会稽”杯浙江精品名茶展示会和“龙顶”杯浙江名茶评比活动中,仙居有机茶连续荣获金奖。2001年5月,仙居有机茶茶样经茶叶专家认定属中国名优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陈列。2001年11月,仙居有机茶被评为2001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2005年仙居碧绿又荣获“北京马连道浙江绿茶博览会”金奖。 (5)仙居黄花菜仙居黄花菜产于浙江省仙居县。地处浙南丘陵山区,土壤以沙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其种植黄花菜已达300余年,传统优良品种为仙居花,适应性广,抗逆力强,根系发达, 耐旱、耐瘠,适宜山地种植,具有早熟、抗病、丰产、优质等特点。 (6)仙居八大碗 仙居八大碗是别地吃不到的乡家传统风味,仙居传统八大碗专做当地代表菜的酒家。八大碗指的是莲子(白扁豆)、海参、泡鲞(xiang)、大鱼、翻碗肉、敲敲肉、大脸豆腐、肉皮泡这八道菜式,比较特别的是泡鲞和敲敲肉。泡鲞由包裹咸鱼干的面饼炸至外焦内韧。敲敲肉真的是将肉块敲扁敲松做成,翻碗肉实际上就是大块肥硕的红烧肉,号称“莲子”的白扁豆是道淡雅的甜品.女孩一定喜欢。 旅游资源仙居景星岩 景星岩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仙居县城城西27公里处,总面积27.3平方公里,海拔742米,与神仙居景区相邻。景星岩整座山体南北长而东西狭,首尾昂起,象一艘巨型的大轮船停泊于此,两台高速观光电梯将您直送景区,鬼斧神功的奇峰峭壁,绮丽如画的翠竹秀林构成了这里的奇特景观。景星夜景中山峦重叠,明月东悬,仿佛浮于波涛之上,入住景星岩,大有飘飘欲仙之感。故人们将景星岩称谓之人间仙境。景星岩景区不仅自然景观秀丽,同时有着十分丰富的人文景观及灿烂的历史文化,宏伟寺庙,蜿蜒的望月长廊,罕见的圆寂塔,典雅幽静的望月楼、梦月楼、奔月楼,古色古香醉月楼,别有诗意的多功能厅,风情无限颂月场,是您旅游、休闲、度假、会议的最佳去处。 仙居永安溪漂流 永安溪是仙居的母亲河,横贯仙居全境。现向游客开放的永安溪漂流河段总长5公里,相临仙居县城关镇,交通十分便利,漂流起点码头距离县城南效9公里处,区位条件十分优越。小小竹筏溪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一到码头呈现在眼前的寻长廊飞檐、红柱青石、 卵石墙面的候漂厅就让人仿佛进入画中,乘坐在仙居人民土制的工艺竹筏顺流而下,怡情山水,确令人心旷神怡。放眼四周,两岸翠竹掩映,绿树成荫,“狮子迎宾”、“糖葫芦山”,“石仓古洞”等桃源景色款款而来,与两岸的草地、滩林、远山、蓝天、白云以及溪中的小精灵和悠扬的山歌 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幽谷溪流,清澈见底,终年不枯且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饮用水标准。一路溪道曲折,空气清新,花香鸟语,奇趣横生,让人溶于自然,回归自然,穿梭于碧水蓝天和水光山色中,充分享受大自然的赏赐,其乐无穷。仙居永安溪漂流实是人们旅游观光,避暑纳凉,度假休闲的理想场所。 仙居交通位于中国浙江省东部的仙居,是中国的沿海开放县之一,交通设施完善,县内的交通工具可以直达任何一个景区,旅客完全没必要担心出行问题。 航空:黄岩机场,与仙居县城相距80公里,至今已开通了上海、北京、南京、武汉、广州等地的航线。 海运:所在台州沿海港口城市已建成水陆空三位一体的立体形客、货运输网络。椒江港海运直达韩国、日本、香港、上海、广州、大连等国内外30多个港口。 公路:仙居境内的公路交通四通八达,早在1997年,就已经成为浙江省的乡通公路的先进县,四面坦途。 高速:诸永高速的开通,大大缩短了跟杭州的距离。基本上2个半小时就可以到达仙居城关下高速。比起走沪杭甬转上三高速到天台在104国道到达仙居来说大大缩短了时间。 上海——交通: 1、上海自驾游至仙居的交通介绍:上海出发走沪杭甬高速,然后转入上三高速,天台下高速便可直达仙居,约四个小时的车程左右。 2、火车:上海南站——临海站(动车组),到达临海站后,乘坐至仙居的快客汽车。 3、汽车:上海有直达仙居的大巴,公兴路88号的长途北区,中兴路1662号的“客运总站”,都有直达仙居的大巴,约五个半小时车程左右。 资源特色水资源丰富:仙居县水资源达2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达21.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达3.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达5644立方米,是台州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3倍,是全国、全省的2倍。水力资源蕴藏量达14万千瓦时。全县中小水库约50座,总库容约达7157万立方米。2003年建成的国家大(二)型仙居下岸水库总投资4.5亿元,库容达 1.35亿立方米。水资源保护较好,目前永安溪中上游水质仍保持在一类标准。 矿产资源:氟石矿储量为315万吨。铅锌矿储量为16.6万吨。银矿储量为123万吨。 经济社会仙居是“中国杨梅之乡”、“中国工艺品之都”、“中国有机茶之乡”。2008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克难攻坚,实现了经济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79.2亿,增长8.3%;财政总收入9.24亿,增长13.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8亿,增长1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7亿,增长1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亿,增长1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65元,增长9.9%,农民人均纯收入6307元,增长12.9%,自营出口2.7亿美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过去的一年,全县在推进医化行业转型升级、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成绩突出,受到了浙江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50:38。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3万亩,总产量11.3万吨,比上年增加7500吨。特色农业快速发展,新增杨梅1.5万亩、高山蔬菜1.2万亩。杨梅投产3.6万亩,产量2.8万吨,产值2亿多元。13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获省级认证。仙绿牌杨梅等31个农产品获国家名牌产品和绿色农产品认证。杨梅、蜜桔远销国外。农民人均纯收入3621元,同比增长8.2%。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67.5亿元,同比增长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9亿元。溪滩地开发取得进展,永安工业集聚区规划开发4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厂房10.8万平方米。五大工业园区(集聚区)完成投资1.98亿元。2004年招商引资引进项目24个,协议引进资金7.6亿元。 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业高速增长。全县接待游客150万人次,景区门票收入145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9.7%、58.9%,旅游经济收入6.5亿元。金融运行态势良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3.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7.1亿元,存贷比61.8%。 县城和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经济开发区基本框架初步形成,永安公园建设全面完成。城市防洪工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重点急需项目,已完成防洪大堤工程1400米,晨曦路盂溪大桥基本建成。西门片区改造拆迁安置区建设进展顺利,拆迁工作圆满完成。环城北路建设和环城西路拓宽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城北路路面修复工程全面完工。台金高速公路、诸永高速公路全线通车。界岭头至田市段公路改建工程完成招投标。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被确定为华东电网“十一五”规划拟优先开工建设的站址,被列入省电源建设“三个确保一千万千瓦”计划。盂溪水库前期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教育工作成绩显著。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81%,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初升高比例87.1%。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势头良好。建成了40家基层文化俱乐部,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电视覆盖率100%,广播覆盖率98.0%。
